那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。雖然已經是六十多年前的事了,但我仍然記憶猶新。因為父親出差,母親決定帶我們到叔叔和嬸嬸的農場住幾天。我和弟弟睡在他們老農舍樓上的臥室裡。突然,天空閃過一道閃電,隨之而來的是震耳欲聾的雷聲,牆壁也跟著搖晃起來。狂風如同鬼魂般嚎叫,雨水拍打著屋頂和窗戶,一道接一道的閃電照亮了黑暗,雷聲越來越響。我嚇壞了,跑過走廊衝進母親的房間,尋求庇護。她醒來後,我扑進她的懷裡,大喊:「我害怕,我要死了!」她冷靜地解釋說,當我們感到害怕時,需要尋求主的庇護。她告訴我,如果耶穌是我們的救主,我們就不必害怕任何事情,甚至是死亡。在她祈求上帝的保護後,她還向我解釋了福音。那天夜裡,風暴肆虐之時,我就將自己的生命交託給耶穌,相信祂是拯救我脫離罪惡的救主。

當生命中的風暴以悲劇、疾病、失望和死亡的形式襲來時,您會向誰尋求庇護呢? 

在這個墮落而危險的世界中,大衛求助於唯一可靠的保護來源──耶和華。在詩篇 18:30 中,大衛回憶耶和華如何保護他免受所有敵人的傷害,說道:「投靠他的,他便作他們的盾牌」(和合本)。這裡的「投靠、尋求庇護」在希伯來語中為 hasah(讀作 khah-sah),意指為了躲避危險而尋求保護。這個詞在舊約中出現了36次,特別是在詩篇中多達25次,強調主始終是我們的保護者。有四次詩篇將主比喻為一隻母鳥,將小鳥庇護在翅膀下。在詩篇 57:1 中,大衛在山洞裡躲避掃羅時祈禱說: 「因為我的心投靠你。我要投靠在你翅膀的蔭下,等到災害過去」(和合本)。

「投靠、尋求庇護」的基本意涵是尋求保護,但其意義遠超我們的想像。當困難臨到時,我們向誰求助,顯示了我們的效忠對象。尋求主的庇護不僅是尋求保護,更是對祂應許的信心表達,堅信沒有任何事物能使我們與在基督耶穌裡的愛隔絕(羅馬書 8:39)。這也展現了我們對主的忠誠,因為祂是唯一信守諾言的神。這一點在多篇詩篇中得到體現。例如在詩篇 5:11,大衛將「投靠主」的人與「愛祢名的人」(和合本)等同,表達了對主的忠誠。在詩篇 31:19,「敬畏耶和華的人」與「投靠祂的人」是同一群人。在詩篇 16 篇中,大衛宣告「我投靠祢」(第 1b 節,和合本),隨後肯定了對主的忠誠:「祢是我的主;我的好處不在祢以外」(第 2 節,和合本)。
 
在主裡尋求庇護也為大衛的保護請求提供了基礎。詩篇 16:1全文說: 「神啊,求你保守我,因為我投靠你」(新譯本)。在詩篇 25:20 中,他祈求說 「求你保護我的性命,搭救我,使我不致羞愧,因為我投靠你」(和合本,另參詩篇 37:40;57:1)。當大衛請求保護時,他強調自己已在主裡尋求庇護的事實。這表明,尋求庇護的真正意義在於展現對主的忠誠,而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行為。
 
因此,根據這些詩篇所顯示的,我們在困難的時刻都必須問自己:我向誰尋求庇護?我的忠誠在何處?

 



作者 Robert B. Chisholm博士

雖然 Chisholm 博士喜歡教授整本舊約聖經,但他最喜歡教授士師記、撒母耳記、以賽亞書和阿摩司書。Chisholm 博士出版了七本關於士师記 - 路得記和撒母耳記 1-2 章的聖經註釋書。他是《國際兒童聖經》和《每日聖經》的英語翻譯顧問,也是《新英語譯本聖經》(NET Bible) 的舊約編輯。